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说“不”,才是实力的体现—期待产业并购政府审批中的中国声音

产业并购中影响交易的因素很多,其中来自国家政府部门的审批是决定交易能否最终完成的重要因素。纵览近年产业并购,因政府否决而失败的项目就有多起:美国司法部否决应用材料与东电电子的合并、德国否决安芯基金收购爱思强、美国CFIUS否决Canyon Bridge收购Lattice等。


产业并购如火如荼,政府否决多有发生。细细想来,却有尴尬:否决多是美国政府所为,而针对中国的否决又最多,并且在政府审批中,缺乏中国说“不”的声音。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我们搭台、别人唱戏”,针对国际产业并购,尤其是对中国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并购,却很少听到中国主动的、提前的、否决的声音。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但在此的缺席或者边缘化,却是既可惜又无奈。


不过世易时移,情况已有所不同,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在产业整并中扮演重要的裁判角色。目前有三大半导体合并案等待中国政府审批:高通收购NXP、贝恩资本和海力士等联合收购东芝存储器、日月光与矽品合并。件件巨额:高通NXP整体交易金额380亿美元,贝恩东芝金额177亿美元,日月光矽品金额40亿美元;个个复杂:无论是高通、东芝还是日月光,都是产业里的一方霸主,影响巨大,涉及利益方多且关系复杂;事事重大:每个合并都会对中国市场和中国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庞大的企业、巨额的交易、复杂的格局、变化的政治环境,都为以上交易案例中我国政府的“审批结果”带来了颇多的考验。


高通收购NXP

高通和NXP的并购审批进展,由于其涉及金额巨大、参与者地位超然,是最受产业人关注的一个案子。


对于该并购案,业界最担心的是:二者合并后,是否会改变NXP的商业模式。从产品线的角度看,高通的产业布局主要是通讯方向的基带专利,而NXP主要是信息安全方向的MCU、智能卡和NFC等产品,二者产品线颇为互补。收购完成后,高通将进入NXP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市场,具备提供多种汽车电子解决方案的能力。彼时的高通是否有可能照搬其在手机上的商业模式---按照整机价格比例收取授权费,而非按照芯片价格收取---而针对汽车客户收取天价授权费?对此业内充满忧虑,也是不少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担忧所在。


在“主场”时,高通占尽天时地利,今年4月就已获得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无条件批准,但在“客场”,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根据10月9日的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表示:针对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s)交易,高通公司对收购条款作出了让步。原定于10月17日公布审查结果的计划也被推后。让步只是博弈的开始,之后欧盟还需要针对高通的建议寻求竞争对手和公众的评估。


经欧盟审查评估需求的影响,加上高通一直被诟病的“利用在手机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和专利垄断打压竞争对手”,不知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将做出怎样的决定?


贝恩-海力士收购东芝闪存业务

东芝在出售闪存业务之初就将中国相关的资本拒之门外,此次被东芝相中的贝恩资本的出资方包括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SK海力士、苹果、戴尔、希捷、金士顿等国际巨头,可以说是一个“豪华级”的国际联盟团队,却独独不让中国方面参与。贝恩资本和海力士联合收购东芝闪存业务一案对中国存储器、半导体和电子终端产业均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不能单纯地将之视为资本方的投资活动。


此收购案对中国产业的格局影响最大。对于美国而言,由于该收购案由美国资本牵头,且对于美国产业的影响并非直接,因此预计有较大的概率获得审批通过;对于欧盟而言,因为不论供应还是需求,存储器对其影响不大,因此预计不会对该收购案施加太大压力。反观中国,对于存储器应用而言,中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需求;对于中国半导体发展方向而言,存储器是我国最重视、投入最大的半导体领域。


此收购案将进一步强化韩国企业在存储器领域的垄断地位,尤其是NAND Flash领域。在NAND方向,海力士的市场份额超过10%,东芝的市场份额接近20%,由于海力士将在东芝存储器业务里面占股,两者协同相加比例将超过30%。对于某个特定产业而言,30%的全球市场份额是一条红线指标。过了此线,企业对产业就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是控制力,未来对产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将会巨大。在此基础上若加上三星超过35%的市场份额,韩国企业将进一步在存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这个动作影响深远!


考虑到韩美日的产业同盟关系;考虑到一开始就拒绝中国大陆资本参与,甚至将鸿海集团都被排斥在外;考虑到本次审批牵扯广泛,该收购案将成为考验商务部的关键案例,相信中国政府在此次审批中,态度会十分谨慎。


日月光和矽品

本次并购案对中国大陆有利有弊,对大陆设计公司而言,并购导致封测供应商减少,导致设计公司议价能力下降;对大陆封测企业而言,日月光与矽品合并有可能导致客户跑单,给大陆封测公司带来机会。整体市场份额上,日月光和矽品加在一起占全球封测代工市场的25%。没有超过30%的红线,政府的容忍度会相对较高,这也可能是本次合并案在海外审批流程平稳进展的原因。不过,日月光和矽品都是强在高端封装,整合并购后,新的日月光在在高端上优势会更加明显,相比较整体规模而言,先进封装尤其是对大陆设计公司的支持是值得政府思索考究的关键点。


现在本交易案进展比较顺利,美国已通过审批且欧盟也已经审批。因为涉及到台湾企业,两岸关系等。在此大背景下,对商务部来说确实非常棘手,不得不小心、不得不谨慎、不得不三思。近期日月光已经重新提交申请,值得拭目以待。


海外收购对应的政府审批一向是“点头不难摇头难”。在一些超大规模的跨国合并案中,如应用材料收购东电、Lam收购KLA,美国商务部观点鲜明,说No说的坚决。但其他国家的政府审批,说No却需要左顾右盼、前思后量,往往要观美国动向而行事。那是因为说Yes需要的是判断,说No更需要实力。大国博弈,实力说话! 实力够了,观点都是结论,实力不够,观点都枉然。


中国政府在海外并购案例上,过去走的一直谨慎,有些自己的观点在表达的时候也秉持“中庸稳健、韬光养晦”的态度。一个例子是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有争议的投票中往往会投出弃权票。在国际并购案中,中国政府经常等美国、欧盟的审批结构。往往美国或者欧盟否决了,中国也就不需要再做决定;如果美欧通过,中国经常“顺水人情”,不多纠缠。


的确,过去在产业分配权和话语权上中国是落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过去我们态度模糊,一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落后,说了“No”恐怕也没人听;二是国内相关行业弱小,国际并购对国内经济影响不大。但是时移世易、今非昔比,现在我们祖国的经济好了、市场大了、自信来了,民族的腰杆也逐渐硬了起来。在安理会上,中国爱弃权,只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而今的故事早已不同;在海外并购审批上,中国也当行不苟合、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国家的产业和市场谋取利益最大化。


涉及到以上三例海外并购案,政府肯定会全盘考虑,谨慎决断,说出中国对并购案的顾虑和期许,既不阻碍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也不让巨头并购损害中国相关产业的利益。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勤于思考、勇于表达,就是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担当。我们期待中国政府今朝要有“亮剑精神”:观点态度我皆有,该出手时候就出手!

您的评论:

0

用户评价

  • 暂无评论